

为积极发挥博物馆赋能城市发展、赋彩美好生活的作用,丰富市民暑期夜间文化生活,中国证券博物馆于7月1日至8月22日期间的每周五晚间特别推出了夜间开放服务。
本次夜间开放的重头戏,是中证博携手上海市妇女儿童服务指导中心(巾帼园),将“七点不一样”公益品牌活动引入博物馆奇妙夜中。在7月11日、7月18日、8月8日及8月15日四个周五的晚上7点,中证博携手巾帼园,成功举办了四场非遗手作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朋友积极参与。
7月11日•上海城市地标香囊制作
让千年文脉融入方寸间

上海城市地标香囊将城市地标与传统香文化巧妙融合,是一种独特的海派文化艺术品,兼具艺术价值与实用功能。
活动邀请了非遗传承人高晴老师主讲。她带领大家用金线将绣有陆家嘴建筑群、虹口足球场等上海地标建筑图案的布料,一步步缝制成独具上海特色的精美香囊。大家亲手制作的香囊,不仅延续了香囊驱邪祈福的传统寓意,更承载了深厚的上海城市文化基因,为大家留下了一份独特的上海记忆。

7月18日•花卉面塑相框制作
让艺术之花在指尖绽放
博物馆奇妙夜的第二场活动聚焦传统面塑技艺。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工艺。

活动邀请了第三代非遗面塑传承人张书嘉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海派非遗面塑的世界。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用色彩鲜艳、可塑性强的面团作为材料,学习揉、捏、搓、压等基本手法,精心塑造出形态各异的花卉元素,再利用工具将这些基本元素加工成栩栩如生的花卉造型。最终,这些亲手制作的面塑花朵被巧妙地组合、固定在相框上,变成了一件件充满艺术气息的装饰品。


8月8日•非遗药斑布抱枕制作
把节气抱回家
8月8日,正值立秋后的第二天,博物馆奇妙夜将节气与蓝印花布相结合,邀请上海药斑布非遗传承人柳玉成带领大家通过药斑布玩转节气。

“药斑布”是一种蓝印花布,用天然植物蓝草的汁液,经浸泡沉淀手工印染制成,是江南一带的传统印染工艺品。
柳玉成老师首先为大家解密了文创产品《土地的勋章》,麦穗勋章跃出芒种,蜻蜓停驻在立秋的玉米田。随后,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大家动手实践,利用预先准备好的药斑布面料,通过裁剪、缝合、填充等步骤,亲手缝制成柔软舒适的抱枕。


8月15日•皮雕笔袋制作
让笔袋伴你静享学习时光

作为本年度“博物馆奇妙夜”的收官之作,本次活动让大家体验了皮雕这项传统手工技艺。中国的皮雕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手工艺专著《周礼•考工记》列出的三十多种手工艺中就有《攻皮》工艺。
本次活动由皮雕技艺传承人王则云老师带领大家制作。在老师讲解雕刻工具使用方法后,大家纷纷化身“小皮匠”,在精选的植鞣牛皮上设计图案、细心敲打雕刻、进行染色处理,最终完成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皮雕笔袋。

让非遗融入生活日常
“博物馆奇妙夜”四场活动均以非遗为核心,通过亲手体验香囊、面塑、药斑布、皮雕等传统技艺,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了非遗魅力,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切实让非遗融入了大家的生活日常。
此次暑期“博物馆奇妙夜”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是中国证券博物馆切实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探索服务新模式的一次有效实践。夜间开放延长了博物馆的服务时长,为白天忙碌的市民解锁了全新的文化休闲选择。与巾帼园的合作,成功将成熟的品牌活动引入博物馆空间,为观众带来了有趣有意义的非遗体验,丰富了夜间开放的内容。
2025年暑期“博物馆奇妙夜”虽已圆满落幕,但中国证券博物馆致力于服务公众、传播文化的脚步不会停歇。感谢巾帼园的大力支持,更感谢每一位热情参与的市民朋友!
博物馆奇妙夜,我们明年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