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博物馆
智慧导览小程序





中国证券博物馆公众号
活动回顾|爵士乐在上海——以时代曲为例
2024-08-30

(2024年第10期博约读书会)

  音乐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温暖和力量。8月23日,中证博邀请作家、乐评人王莫之先生带来一场关于老上海时代曲的讲座。在王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仿佛穿梭在老上海的大街小巷,感受着那些年的音乐风情。从《夜来香》到明月歌舞社,从爵士乐的兴起到时代曲的流行,每一段音乐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历史意义。这些故事和音乐一起,构成了上海音乐文化丰富多彩的画卷。

经典唱片:上海音乐的辉煌起点

  讲座伊始,王老师通过一段珍贵历史录音,让在场听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的舞厅,感受老上海的音乐魅力。王老师详细讲述了20世纪中叶上海音乐界传奇人物——黎锦光先生的生平和贡献。他不仅创作了《香格里拉》《夜来香》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更在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1981年访问日本时,由于他在音乐领域的成就以及和日本音乐家之间的深厚友谊,引起了日本媒体的强烈关注,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一历史细节让在场听众对这位音乐巨匠有了更深的认识。

1-700

爵士乐的东渐:上海音乐的多元融合

  20世纪20至30年代,随着有声电影的普及,爵士乐在上海迅速发展。从1917年世界上第一张爵士乐唱片的录制,到上海报纸上首次出现“爵士”这一词汇,再到1920年代上海的舞厅和夜生活中爵士乐的盛行;从黎锦光的爵士风格作品《送我一支玫瑰花》到郑德仁老先生在上海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团的贡献,王老师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爵士乐如何在上海生根发芽,并逐渐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一部分。

2-700

时代曲:上海音乐的黄金年代

  时代曲作为上海音乐的一个独特标签,其发展历程同样在讲座中被细致地勾勒出来。王老师提到了《毛毛雨》这首歌,它不仅被视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开山鼻祖,更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从1927年的原版到1932年的重新灌录版,时代曲的编曲和演唱风格都在不断演变,反映出上海音乐的多样性和时代变迁。王老师讲述了当时的音乐人和社团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贡献,不仅展示了音乐人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冲突和融合。

唱片业的沉浮与转型

  随着时代的变迁,上海的唱片业也经历了从繁荣到衰退,再到转型的过程。抗战时期,上海唱片行业受到毁灭性地打击。解放后,唱片业开始转向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许多音乐家和唱片公司都经历了转型,有的退居幕后,有的则改行从事其他艺术形式。王老师讲述了诸多著名音乐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角色转换,以及他们在社会变迁中的个人命运,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坚持。

3-700

  讲座中,王老师穿插了许多有趣而又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让历史变得栩栩如生。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上海音乐文化的丰富历史,也感受到了音乐与时代的紧密联系。音乐不仅是艺术的表达,也是历史的见证。这场讲座让我们对上海的音乐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意,对那些为音乐文化做出贡献的音乐人充满了敬意。

4-700


博约读书会

  由上海市金融工委授牌,是上海金融系统“书香满金融”第一批主题读书会活动品牌项目。致力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金融文化知识普及,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中证博将继续为公众带来更多精彩的“博约读书会”讲座活动,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