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9期博约读书会)
“虬江十八弯,弯弯到江湾”,以今上海江湾镇为核心的江湾地区自宋代开始形成市镇,距今已千余年,即“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中的“铜江湾”。
8月10日,中证博邀请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陈祖恩教授分享了他的新书《江湾:历史与风景》。陈老师结合档案文献、调查报告、报纸期刊中发掘的历史资料,系统介绍了江湾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遗存,深入解读江湾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清末时期的江湾(图片来源:虹口区档案馆)
讲座伊始,陈老师介绍了江湾地区悠久的历史、自然风物、人文景观等。1928年,上海特别市设立江湾区,江湾从郊野小镇逐渐发展为繁华都市区域,大上海计划的实施更是为江湾赋予了新的意义,使其成为“华界之荣光,大上海之精萃”。
1945年上海行政区划图(图片来源:上海规划资源)
近代江湾是上海近代化的缩影,因其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利优势,大中小学校林立,大量文化名人在此聚居。陈老师以1931年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一项社会调查报告为主线,讲述了民国时期江湾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经济结构。当时的江湾,制造业、商业繁荣,电话、自来水和公共汽车等现代设施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生活条件。陈老师以复旦等高校迁址江湾、江湾医院的发展、淞沪铁路的修筑过程以及李叔同等文化名人在江湾的足迹等故事为例,向听众讲述江湾旧事。
江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江湾成为日军攻击的战略重点,十九路军以江湾为全军据点抵御日寇。1937年“八•一三”抗战,中国军人在江湾浴血奋战。江湾两次饱经战火,街镇和村落几乎变成一堆废墟,大量优秀建筑被战火摧毁。但江湾民众英勇助战,书写了军民同心抵抗侵略的爱国诗篇。
江湾古代曾因倭寇侵扰而被毁,近代又因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而两次遭受战火荼毒,不但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人员财产损失,还一度中断了江湾发展的进程。抗战胜利后,江湾是上海审判的主场,部分判处死刑的日本战犯在江湾刑场被枪决。
陈老师认为,1928年后上海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建筑师开始崭露头角,建设方面逐渐摆脱对外国设计团队的依赖。这一时期,大上海计划的实施,特别是江湾区的建设,留存下的市政府、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历史建筑,不仅展示了中国人自主建设大都市的能力和决心,也为上海城市的发展和市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尽管许多老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它们的出现和消失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程和文化的传承,陈老师以粤东中学、叶家花园、虬江码头等3处有代表性的江湾地区历史建筑及其背后的人文故事为切入点,为听众呈现了丰富多姿而又鲜活生动的江湾历史。
最后,陈老师与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他耐心解答了观众关于江湾历史、文化、建筑等方面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和见解。讲座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观众表示受益匪浅,意犹未尽。本次讲座不仅让听众深入了解了上海江湾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还激发了大家关注城市文化、保护历史建筑的热情。
博约读书会
由上海市金融工委授牌,是上海金融系统“书香满金融”第一批主题读书会活动品牌项目。致力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金融文化知识普及,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中证博将继续为公众带来更多精彩的“博约读书会”讲座活动,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