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博物馆
智慧导览小程序


中国证券博物馆公众号

中证博投教满意度调查问卷
活动回顾|传奇老饭店,华丽新篇章,听《浦江饭店》作者讲述百年老建筑的故事(博约读书会2023年第五期)
2023-07-05

  6月30日,中国证券博物馆携手学林出版社,邀请《浦江饭店》作者肖可霄老师举行“博约读书会”第五期活动,在精彩导览与讲座中,跨越历史长河,讲述“浦江饭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是中国第一家西式饭店,曾名扬远东、驰名中外、名流荟萃,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和见证。1990年12月19日,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这里开业。2018年12月22日,中国证券博物馆在此揭牌运行,百年老建筑焕发新生。

  以物说史:带观众走近曾经的岁月

  活动伊始,肖可霄老师带领读者参观博物馆一楼孔雀厅,讲述百年老建筑的辉煌历史,并邀请曾入驻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红马甲”之一——诸晓蕾老师“现身说法”,回忆三十多年前作为交易员时的亲身经历,让尘封的记忆从历史中走出来。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证券博物馆策划推出了“百年潮•绽新生——浦江历史文化专题展”,肖老师为展览呈现提出了宝贵意见和部分资料。结合展览内容,肖老师从初建搬迁、建筑沿革、历史发展、功能转变、未来展望五个展览篇章全方面介绍了浦江饭店的风采。

肖可霄老师在展厅内导览

原证券公司场内交易员诸晓蕾老师讲述“红马甲”故事

  导览结束后,观众来到四楼维多利亚厅聆听讲座。肖老师从建筑历史、饭店名人以及酒店文化传承三个方面进一步分享了自己在挖掘研究饭店历史过程中的收获。

  建筑变迁:从礼查饭店到中国证券博物馆

  融合创作的《浦江饭店》一书,肖老师从《申报》《上海史》《方志上海》《虹口1843-1949》等文献出发,追寻历史文献中与礼查饭店相关踪迹,讲述其从1846年一幢外商酒店到2018年中国证券博物馆的演变历程,同时延伸出外白渡桥的历史演变、礼查饭店的广告等趣味故事。

肖老师讲述建筑历史

礼查饭店早期广告(标星部分)

  饭店名人:礼查饭店和他的朋友们

  百年礼查饭店曾接纳过许多中外名人,肖老师向大家一一介绍了作家萧伯纳、科学家马可尼、医学家伍连德、建筑师拉富恩特、出版家张元济、原衡山集团总裁吴怀祥等人与礼查饭店的渊源,并邀请衡山集团“匠人”丁国明先生讲述其发现建筑木梁处白蚁,妥善处理后避免房屋倒塌的故事。

丁国明先生作分享

  经典酒店建筑,如何文化传承?

  从礼查饭店到中国证券博物馆,百年的老建筑该如何传承文化?肖老师提出了“成功的文化传承=文化母体+建筑密码+精神场域+品牌资产”的看法。以中国证券博物馆馆舍建筑为例,这栋建筑曾是大饭店时代的“国际会客厅”,也是近代上海对外开放的媒介窗口,是“一江一河”海派文化里的经典符号,现在更是中国证券期货文化的有效载体,从这些建筑承载的文化意义出发,老建筑将焕发出新活力。

  观众提问

  讲座结束后,与浦江饭店建筑同一时代的、天津利顺德大饭店总经理何琳发来视频。他认为,如今的浦江饭店再次华丽转身,成为中国证券博物馆,这在最大程度保留饭店建筑原貌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发挥历史建筑使用功能,保留城市文化基因,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现场读者们也踊跃提问,与肖可霄老师就浦江饭店的历史故事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观众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配合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推出的“百年潮 绽新生——浦江历史文化专题展”,中国证券博物馆联合学林出版社、肖可霄老师,融合导览、讲座、文献实物呈现,“沉浸式”地对浦江饭店背后故事进行“立体”展示。讲座内容详实有趣、形式新颖丰富,在场的读者们个个兴致盎然,意犹未尽。中国证券博物馆副馆长金星表示,讲座有期,阅读这座城市的脚步未停,期待大家关注博约读书会下一期的精彩内容。
 

  (供稿: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