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博物馆
智慧导览小程序





中国证券博物馆公众号
活动回顾|天下熙攘:从上海百年金融史解读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2025-01-17

(2025年第1期博约读书会)

  近代以来,上海金融业从钱庄业开始萌芽,到中外资银行的兴起,及至改革开放后金融业崛起,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变迁,积淀了底蕴深厚的金融文化。

1-700

  岁序更替,新元肇启。1月10日下午,中证博2025年首场“博约读书会”邀请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馆长黄沂海老师通过历史影像文献,从金融史视角为听众们讲述了上海从黄浦江滩的小城跃居为远东金融中心的沧桑变迁。

2-700

“天下熙攘”手绘长卷(黄沂海绘)

  讲座伊始,黄老师以他手绘的“天下熙攘”手绘长卷引入,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将听众们带入了上海金融业的萌芽时期。他介绍了钱庄业的起源与演变,以及这些金融机构与米店、布店等实业的紧密关联,从最初的烟杂小店形成早期信用贷款的雏形,到外资银行登陆、中资银行崛起,再到证券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上海成为远东金融中心,不断推动经济的繁荣发展,每一步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黄老师详细介绍了清代上海南市钱业公所成立、发展及发行专票的过程。公私合营和社会主义改造后,上海银行业实现了“大一统”。人民银行鼓励群众储蓄,丰富多样的储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建设动员作用,储蓄资金也为国家建设汇聚了资金。

  黄馆长还通过一系列经典案例,生动展示了上海金融业在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如陈光甫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上海形成“南三行北四行”金融格局。从“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的兴建,到亚洲第一高塔东方明珠的崛起,以及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率先迁往浦东成为金融“领头羊”,再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与发展,改革开放带动了上海金融业的繁荣发展,这些地标性建筑和重大事件,既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又见证了上海金融业的辉煌历程。

3-700

  黄老师认为,海派金融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上海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金融理念和技术,还融入了上海独特的文化元素。这种文化既体现了上海人的开放与包容,又展现了他们在金融领域的创新与进取精神。

  最后,黄老师总结了上海一百多年来的金融业发展历程。以天时地利人和等独特的资源为杠杆,以诚信文化、道德操守、业务理念和服务宗旨等金融文化为支点,促使上海成为近代成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这也是当下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精神动力和金融文化资源。

4-700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既具有学术性又不失趣味性,近代中国金融业百态在黄沂海老师的讲解下变得通俗易懂,为听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上海金融业发展历程和独特文化的窗口。回顾一百多年来上海金融业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了解上海金融行业前辈们的故事,更好培育和践行“五要五不要”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博约读书会

  由上海市金融工委授牌,是上海金融系统“书香满金融”第一批主题读书会活动品牌项目。致力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金融文化知识普及,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中证博将继续为公众带来更多精彩的“博约读书会”讲座活动,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