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博物馆
智慧导览小程序


中国证券博物馆公众号

中证博投教满意度调查问卷
活动回顾 | 爱与真的启示:张爱玲的晚期风格(2023年博约读书会第三期)
2023-04-19

  4月14日,中国证券博物馆携手上交所工会女工委“玫瑰书香”读书活动共同开展的2023年博约读书会第三期活动圆满举办。本期读书会邀请到陈建华教授,与大家一同解读“一代才女”张爱玲的晚期写作风格及其所投射出的人生态度。

  从“江郎才尽”说起

  在“张学”研究中,一直存在对张爱玲创作风格的前后期之争,学者普遍认为前期(1940年代)的创作为“天才之作”,小说《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第一炉香》脍炙人口,频频被搬上银幕和舞台,晚期(1970-1990年代)的作品则有“江郎才尽”之嫌。而处在张爱玲晚期风格争议中心的,是其创作于1975年的长篇小说《小团圆》。

张爱玲前期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

  《小团圆》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时间跨度从主人公儿时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真实描述了张爱玲在爱情与亲情之间的纠缠与挣扎。与早期辞藻华丽的传统小说写作风格不同,《小团圆》时空跨度大,叙述脉络模糊,表现出超前的独特性,堪称现代主义手法的最新尝试。

  如何理解张爱玲“晚期风格”?

  “她怀着‘天才梦’踏上新大陆,碰壁无数,仍不变寻‘爱’求‘真’之旅……她在文学上也不理想,或许过于沉湎于自己的过去,然而对‘爱’与‘真’的那份坚执却臻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境地,完成像《小团圆》那样深抵自我与人性的惊世奇作。”张爱玲(1920-1995)的一生跌宕起伏,幼年出身显贵之家但父母早早离异,在父亲与后母的虐待中饱尝人间百味,青年时期作为“文坛新星”一举成名,而后经历了两次带给她“痛苦大于幸福,磨难多于快乐”的婚姻生活,四十七岁后一直过着独身的生活。

  《小团圆》是了解张爱玲晚期风格的最佳切入点,也是探寻张爱玲如何对待自我与创作的一把钥匙。1958年,胡兰成创作的自传体散文集《今生今世》出版,大肆渲染他与张的爱情,时有作家想为张爱玲作传,而张决定自己写。“小团圆”之于“大团圆”而言,寓意女主角与胡兰成、母亲皆为初合终分。除了描写她与胡兰成、母亲的感情纠缠之外,也对贵族之家的幽暗与人性、包括对自己做了深度解剖,揭示了她如何走上独立自主的历程,也表达了对生活、对自己真实的信念。陈建华教授认为,《小团圆》不仅从女性视角抨击男权传统,也通过家丑“爆料”式的情节揭示母女关系,显示出张爱玲负载着心理创伤与经济压力而走向独立自主的义无反顾,因此女主人公九莉及其母亲蕊秋可谓现代中国两代出走的“娜拉”。

张爱玲幼时照片

张爱玲的母亲

  “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迴,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什么东西在。”《小团圆》不仅是张爱玲晚期创作风格的体现,也是她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历尽磨难,百转千回之后依然没有放弃“爱”,在对出身贵族之家的认同感,对世俗的眷恋破灭之后,将爱投射到小说九莉对于祖父母的爱中,这种“爱”是记忆之爱,是虚幻之爱,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尽管张对爱情与婚姻并不乐观,但她相信真爱是纯粹的,不带利益目的的。

  如何看待张爱玲前后风格的变化?

  正值声名如日中天,张爱玲一改戏路创作了《小团圆》,否定自己的同时再攀巅峰。这部小说在形式上具有先锋主义特点,与前期作品各擅胜场。陈建华教授认为,对于“张迷”不一定喜欢她的“金石”般晚期风格,不过若能对她的早晚之作不必抑此扬彼,便能更增一份“伟大”的包容。

  今天我们读张爱玲,不仅读她的作品,更是作品背后所折射出作者的人生体味。她历尽波折,对真爱和真实的永恒追求,以致达成心灵的宁静与和解,同样给我们启示。

  讲座结束后,在场“张迷”们踊跃提问,与陈建华教授就张爱玲的人生际遇与创作态度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张爱玲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又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家族与昔日的礼查饭店(今中国证券博物馆)也有过真实的“相遇”。读好书,行远路,中国证券博物馆后续将推出“张爱玲的沪上足迹”城市行走活动,与大家一同完成一次追寻张爱玲的旅行,敬请期待。